关于屈臣氏台湾
这个APP收集了有关屈臣氏台湾 商店的信息。 我们计划在未来增加其他国家。
这个APP收集了有关屈臣氏台湾 商店的信息。 我们计划在未来增加其他国家。
屈臣氏個人護理店,原稱屈臣氏藥房、屈臣氏大藥房,是亞洲地區一間連鎖個人護理產品零售商,屬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的屈臣氏集團旗下一旗艦品牌,是亞洲領先的健康與美妝零售商,業務遍布14個亞洲及歐洲市場,包括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門、新加坡、台灣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印尼、越南、土耳其、烏克蘭、俄羅斯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,經營超過7584家店舖及超過1,500家藥房,為顧客提供無縫的 O+O(線下及線上)的購物體驗。自2009年起,屈臣氏為亞洲第一個人護理店/藥房品牌 。
屈臣氏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藥房之一,最早可以追溯到1820年皮爾森及李文斯頓在澳門開設的「澳門藥房」。1828年,皮爾森與李文斯頓於中國廣州沙面開設「廣東大藥房」。1841年,在香港割讓同年,廣東大藥房又於上環開設「香港大藥房」,不久后把在廣州的汽水工廠搬到香港。
1855年,托馬斯·屈臣加入香港大藥房,三年后其侄子亞歷山大·斯柯文·屈臣獲聘為藥劑師,小屈臣從1860年起接手經營藥房。1871年,以小屈臣之名,藥房更名為屈臣氏公司(A.S. Watson & Company),並成為正式的商業品牌。1886年屈臣氏公司上市,成为公众性股份有限公司。
在19世紀中後期,屈臣氏成功在中國各地開辦多家分號,成爲成功的連鎖企業,同時發展汽水、飲料生産以及酒類進出口生意。至19世紀末在大陸有超過30家屈臣氏大藥房,在香港也有超過30家屈臣氏藥房。屈臣氏大藥房大多設在最繁忙的大街上,例如上海大馬路(今南京東路)、北京的大柵欄、天津的維多利亞道(今解放北路)等。到20世紀初,屈臣氏成爲远东最大的药房,其中又以上海分号的营业额最大。
20世紀初期,屈臣氏隨著中國時事動蕩屢遭劫難。1900年庚子之亂時義和團在北京大柵欄分號縱火,導致前門地區近千家商家住戶焚毀。1932年一·二八淞沪战争中,上海的屈臣氏汽水厰被炸毀,在1937年開始的抗戰中,全國各地產業有許多作爲盟國產業遭日軍侵佔。1949年中共建政后,屈臣氏資產被共產黨收归国有,被迫放棄中國大陸市場,直到1989年才重返經營,首間店鋪位於北京。